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折睥生有毒草本,地下有小塊莖。掌狀復葉具三小葉,葉柄基部有上瘤狀突起,即珠芽。初夏開花,肉穗序外有黃綠色佛焰苞。生于野外樹下或旱地里,適...
湖北省潛江市特色美食螺螄 三月螺螄四月蚌,這是潛江的民諺,意為三四月正是潛江盛產螺螄蚌的好時節。江漢平原人吃螺螄不像外地人那樣將其囫圇地炒個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
一、五七蝦市的形成 2002年江漢油田五七鉆前小區零零散散出現幾家經營龍蝦食品的個體戶,頗受部分食客的歡迎。江漢油田五七社區中心敏銳嗅到龍蝦市場的商業氣息,經過一年...
二回頭是清道光年間潛江黃場劉道金師傅創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黃鱔。因為味道特佳,成為潛江一道名菜。歷來許多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回潛江探親,沒有不品嘗二回頭的。 傳...
黃灣藕是潛江市王場鎮黃灣村出產的一種藕,這種藕與一般的藕不同,它的孔是單數的,有7、9、11孔不等。也不像其他藕節短多枝,一般都是一枝三節,每節一尺來長,既白又嫩。...
湖北省潛江市嘗香思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特色調味品、風味菜肴和其他風味食品的研制與開發的專業企業。 公司的前身是國有潛江市嘗香思調味品廠。2003年10月,在潛江市...
湖北省潛江市傳統小吃焌米茶、火燒粑 焌米茶、火燒粑是潛江夏天最具特色的風味主食。焌米茶的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放在鍋里用小火炒,一直炒到金黃色為止,然后盛起來,要吃的...
福壽餅--這是一道湖北潛江市借糧湖邊的祖傳小吃,它的奶名叫襖巴坨子,學名呢,呵呵,就叫它福壽餅。 為什么叫福壽餅呢?因為啊,它的正面印的字不是福就是壽。做法是這樣的:...
湖北省潛江市特色小吃潛江米茶 潛江米茶---潛江人,禮性大,進門一碗米茶,這是流傳在湖北潛江農村的一首食俗民謠。米茶的確是一種經濟實惠、大眾化的美食美飲。盛暑夏日,...
湖北省潛江市特色小吃潛江鍋奎 鍋奎是面食,以白面在鏊鍋中考成。潛江鍋奎品種很多,蔥鍋奎,砍鍋奎,鴨子鍋奎,沖擔鍋奎,油炸鍋奎,豬油鍋奎等等。最有名氣的是豬油鍋奎...
潛江正宗火燒巴--外脆內軟,極具口感,久放不易壞,很好的干糧。發源地為天門張港鎮。 火燒粑,原料面粉,配料芝麻少許。時令夏季為佳。 正宗火燒粑,并非現在市面上賣的、...
潛江龍蝦原名克氏螯蝦,俗稱小龍蝦,原產于北美洲,二戰期間,小龍蝦從日本傳入我國,20世紀50年代開始傳入潛江。從2000年開始,潛江市成功探索發明蝦稻連作模式,開展稻田...
湖北省潛江市積玉口鎮古城村位于潛江市西北邊陲,與荊州、荊門兩市接壤,耕地4560畝。地勢地貌獨特,具有丘陵地貌的特征,同時也是潛江市海拔最高的村。當地人民因地制宜,...
潛江螺螄是湖北省潛江市的特色小吃。三月螺螄四月蚌,這是潛江的民諺,意為三四月正是潛江盛產螺螄蚌的好時節。 江漢平原人吃螺螄不像外地人那樣將其囫圇地炒個半熟不熟,...
潛江小龍蝦是湖北省潛江市的特產。潛江市小龍蝦的養殖規模、加工能力、出口創匯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2010年5月,潛江市被評定為中國小龍蝦之鄉。潛江小龍蝦獲國家地理標志...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潛江木雕 潛江木雕的文化根基可溯自遠古。境內發現楚章華臺宮宛群落遺址以及出土的部分木雕漆器等印證。 潛江木雕分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兩類。大...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潛江竹編 潛江傳統竹器制作技藝是潛江民間利用竹材編制生活、生產用具以及工藝品的綜合性手工技術,是千百年來當地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創造生活...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潛江傳統制醬 潛江制醬的發端,尚無法確考,僅在1990年出版的《潛江縣志》(卷十六)記載:清道光末年潛江城關關廂門有吳長茂醬園以老子號面市...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潛江傳統釀酒 傳統釀酒技藝,是指潛江市以湖北園林青酒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傳統釀造酒和配制酒工藝。園林青酒業從民間槽坊起步發展至今,已有百...
2011年9月,中國最具權威餐飲業認定機構中國烹飪協會發布通告(2011年第11號),授予潛江油燜大蝦為中國名菜稱號。2012年5月28日,在第三屆中國湖北潛江龍蝦節上,中國烹飪...